导读:个人房屋二次抵押贷款是中国银行为已获得中国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提供的加按贷款服务。您在偿还一定贷款本息后,如一时需要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或经营,可用该房屋抵押价值减去原贷款余额后的差额作为抵押,再次向银行申请贷款。那么,房子二次抵押安全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房屋二次抵押贷款中有很多陷阱和风险,所以大家在交易时一定要谨记。
申请条件
1、房产的一次抵押必须为按揭,并且要还款半年以上;
2、房产面积大于40平方米;
3、用于二次抵押贷款的房屋具有一定的价值,利于变现。
4、房产评估价格减去现有的贷款,剩余价值需大于50万,并且房产现有贷款金额不能高于房价的60%;
5、借款人无逾期的行为,征信良好;
6、房产产权清晰,无任何纠纷;
7、借款人具有良好的还款能力
办理房产抵押,需要到房产所在地的房管局的相应窗口去办理房产抵押登记。
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的步骤主要有:
1、办理房产抵押登记申请;
2、申请人填写《市房产登记申请表》并提交材料;
3、终审前申请人可撤回登记;
4、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初审 (1-2个工作日);
5、窗口收件人员收件出具收件清单,收取费用;
6、收件人员按要求审核登记材料,输入权属登记信息签署初审意见;
7、如有必要还须进行现场查勘;
8、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复审 (1-2个工作日);
9、 复审人员按要求审核登记材料,核对电子数据并签署复审意见。 不符合条件,退回, 一次性告知补齐。不符合规定,出具不予登记、暂缓登记决定通知申请人(7日内);
10、 办理房产抵押登记终审 (1-2个工作日) ,终审人员按要求审核登记材料,核对电子数据并签署终审意见。
我们以中央人民银行为例,中央人民银行基准利率:
短期贷款:6个月以内,利率4.35,6个月至1年(含一年)利率4.35;
中长期贷款:一至三年(含三年),利率4.75;三至五年(含五年)利率4.75;五年以上利率4.90;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五年(含)以下,利率2.75;五年以上利率3.25。二次抵押贷款利率会根据申请人资质情况不同在基准利率上做上浮调整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房子二次抵押安全吗的相关内容,综上,房屋二次抵押贷款中有很多陷阱和风险,所以大家在交易时一定要谨记。如果自己不能很好把握,可以咨询律师。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在线律师平台进行咨询,大家的法律问题会有律师进行专业解答。
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买车最好写使用比较多的一方的名字。因为在处理交通违章时或者年检时,必须由车主到车管所进行办理,如果登记不常使用一方的名字,就会导致处理起来不方便,费时费力。但无论写谁的名字,婚后买的车子一般都属于共同财产。<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br/>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br/>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br/>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br/>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br/>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br/>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br/>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br/>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br/>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br/>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br/>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br/>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br/>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br/>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问一下是签干什么性质的文件
如果是协议离婚,男方不签字就无法离婚。但如果是诉讼离婚,只要男方收到了法院的相关法律文书,那么双方就解除了婚姻关系,因为法律判决书不需要签字,到期自动生效。<br> 法律依据:<br>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br>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br>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br>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二款<br>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br>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非农业家庭户口及农业家庭户口统称为居民户口。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第九条,已经取消非农户口和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br /> 法律依据:<br /> <p> 《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p> <p> (九)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p>